痛风概述: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需要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缺失,而导致了痛风病的发生。雌性红萝卜中含有很多种能促进代谢、帮助消化的甘酶、触酶、淀粉酶、糖化酶等有益成分,能有效协助人体将嘌呤分解代谢出体外.
多发人体各部位,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痛风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种族、饮食、饮酒、职业、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响。欧美地区痛风的患病率为0.2%~1.7%。在我国,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普通人群患病率约1.14%,其中台湾和青岛地区是痛风高发区,18岁以上台湾土著居民患病率约11.7%。痛风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多见于中老年,约占90%,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男女比例约为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