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类成分是肤痒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通常具有抗瘙痒和镇静皮肤的作用。常见的药物类成分包括:
1. 氢溴酸异丙嗪:亦称东莨菪碱,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具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能够阻断瘙痒信号的传导。
2. 盐酸苯海索:是一种具有抗组胺药物作用的抗过敏药,能够减少皮肤瘙痒和炎症反应。
3.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消炎和抗过敏作用,适用于瘙痒引起的炎症。
4. 硫酸克罗米顿:是一种抗瘙痒药,对于由皮肤病引起的瘙痒有较好的疗效。
辅助类成分是肤痒颗粒中的辅助成分,主要用于增加药物的稳定性、质地和舒适性。常见的辅助类成分包括:
1. 葡聚糖:具有保湿和滋润作用,能够防止皮肤干燥和脱水。
2. 甘油:属于植物油,富含保湿成分,能够滋润皮肤并提高药物的质地。
3. 硬脂酸酯:属于脂类成分,常用于稳定药物和提高药物的质地,能够增加肤痒颗粒的黏性和可塑性。
4. 硬脂醇:属于醇类成分,具有保湿和滋润作用,能够改善药物的润湿性。
5. 乙基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成分,可增加肤痒颗粒的黏度和可塑性。
这些药物和辅助类成分的配比和用量,通常会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异,建议在使用肤痒颗粒前,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过敏等不适。
462次播放 2023-06-30
462次播放 2023-06-30
481次播放 2023-06-30
324次播放 2023-07-04
511次播放 2023-06-30
521次播放 2023-06-30
322次播放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