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传播给他人。一旦被传染,病毒会进入口腔和呼吸道,并通过淋巴系统侵入腮腺组织。腮腺炎病毒通过破坏唾液腺内的细胞,导致腮腺的肿胀和感染。
当腮腺腺体受到病毒侵袭后,免疫系统会启动抗病毒机制,引起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发烧,通常是轻度的高热,体温可达38至40摄氏度。除了发烧,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咽喉痛、乏力、头痛、食欲不振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腮腺炎病毒一般会影响两侧的腮腺,但也可以同时或先后侵袭其他唾液腺,如舌下腺、涎腺和涎喉咽腺等。当病毒感染到其他腺体时,也会导致相应的腺体肿胀和痛症。
大多数腮腺炎患者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例如保持充足休息、多喝水、适当进食等。药物方面,非处方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帮助缓解发热症状。患者需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避免与未感染的儿童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尽管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发烧通常是一种短暂的现象,但合并症也是有可能的。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合并症可以包括腮腺严重肿胀、睾丸炎(在男性中)以及卵巢炎或乳腺炎(在女性中)。这些合并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因此,在患有腮腺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虽然发烧通常是一种自我限制性的现象,但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迹象,建议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与已感染者密切接触也是预防腮腺炎病毒感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