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作急性心肌梗塞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而持续的胸痛,常表现为胸压、紧缩或烧灼感,疼痛可向左肩、左臂、下颌部或背部放射。胸痛通常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并且不会消除或减轻。同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出冷汗、胸闷、心慌、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抢救办法:
1. 拨打急救电话:第一时间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911)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2. 静息患者:让患者静卧,避免过度运动或体力活动。
3. 尽快给予急救药物:患者可咀嚼阿司匹林,以防止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流动。如果有硝酸甘油,可放置在舌下缓解胸痛,但若患者已使用过二硝酸甘油而症状无缓解,不应再继续使用。
4.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用于保持血流和氧气供应至关重要。
5. 寻求医院急诊治疗:在抢救措施实施的同时,急救人员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医院会继续提供必要的抢救措施,如给予血栓溶解剂、安置支架等。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必须迅速识别并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因此,及早就医、积极救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那些已经被诊断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持续的监护和定期的复诊非常重要,以确保他们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